基礎知識
|
||
(一) 要了解天文望遠鏡的基本知識 2、反射鏡的優點是沒有色差,但是,反射鏡的彗差和像散較大,使得視野邊緣像質變差。常用的反射鏡有牛頓式和卡塞格林式2種。前者光學系統簡單、價格便宜,球面反射鏡在后端,目鏡在前端側面;后者光學系統的主、付鏡為非球面,主鏡和目鏡都在后面,成像質量較好,價格也較貴。 3、折反射鏡兼顧了折射鏡和反射鏡的優點:視野大、像質好、鏡筒短、攜帶方便。與同等焦距和同等口徑的折射望遠鏡相比,價格還不及三分之一。折反射鏡有施密特-卡塞格林式和馬克蘇托夫-卡塞格林式2種,后者又稱馬-卡鏡。馬-卡鏡有2片式和3片式2種。譬如:BOSMA馬卡150/l800和BOSMA馬卡200/2400都是3片式,因像質比2片式更好,倍受國內外天文愛好者的歡迎。
(二) 合理選擇望遠鏡的焦距
(三) 放大倍數并非越大越好
(四) 根據個人的經濟能力,盡可能選擇口徑大的望遠鏡
(五) 如何辨別科普天文望遠鏡的光學質量?
(六) 對望遠鏡的分辨率本領(即分辨率)的檢驗
(七) 關于行星的觀測
(八) 關于太陽黑子的觀測
(九) 關于月球的觀測
(十) 關于天文望遠鏡支架 (十一)關于望遠鏡目鏡
望遠鏡目鏡一般有6種:
1)惠更斯目鏡(簡稱H目鏡):
由2片平凸透鏡組成,兩塊透鏡的凸面都朝向望遠鏡物鏡一方?;儽萊目鏡大,球差和場曲比R目鏡更大,但彗差可改正,象散較小,放大率色差較小,視場較R目鏡大。
2)冉斯登目鏡(簡稱R目鏡):
由2片平凸透鏡組成,兩塊透鏡的凸面朝內,平面朝外;能除去彗差,像散較小,但畸變大,放在率色差大。視場較小。
3)凱涅爾目鏡(簡稱K目鏡):
它是冉斯登目鏡的改進型。向場鏡為雙凸透鏡,而接目鏡為由正負透鏡組成的膠合透鏡,故軸上點的色差和球差較小,畸變也比R目鏡小,視場較大,可達45º。但不能消除場曲。當向場鏡改為雙膠合透鏡時,視場可達50º。
4)對稱目鏡(PL目鏡,又稱消象散目鏡):
由兩組完全相同的膠合透鏡組成。軸上球差與色差消除,沒有象散和場曲。視場40º以內放大率色差亦消除。不過,當視場大于40º時,象質迅速變壞。
5)厄爾弗目鏡(Elfer):
在對稱式目鏡當中增加了1塊透鏡,共有5塊透鏡,減少了高級象差,增大了視場。視場可60º-65º。
6)無畸變目鏡(Or目鏡):
光學質量好,視場大。如果都用球面透鏡的話,結構很復雜,通常把最后一面改為拋物面。視場可達70º-100º。
H、R為低檔目鏡,用在較小口徑、較小視場的中、低檔普及型天文望遠鏡上,能滿足一般觀測要求;
K、PL為中檔目鏡,用在中檔普及型天文望遠鏡上;
Elfer、Or為高檔目鏡。 除此之外,還有用低色散材料設計的ED目鏡。
|